0898-54489535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博客 > 视觉设计

乌军2个旅就剩下800人死守水库生死一夜:乌军绑塑料瓶渡水突围

时间:2025-10-09 06:43:12

  武装力量总司令西尔斯基又来红军城调研督战了。这已经是乌军总司令西尔斯基最近2个月,第三次抵达红军城战场。

  9月的顿巴斯战场,正经历着自巴赫穆特绞肉机以来最残酷的阵地战。在红军城西南30公里处,一座无名水库的北岸,乌军第63机械化旅和第95空中突击旅的残部,正用最后的体力编织着求生的希望。

  这两支曾在2024年扎波罗热大反攻中战功赫赫的劲旅,此刻却被压缩在不足2平方公里的狭长滩头,身后是冰冷的水面,面前是俄军无人机闪烁的红外光点。

  这场灾难始于8月中旬的南线突破。俄军中央集团军群以“千刀万剐”战术,用180个三人侦察小组渗透乌军防线,配合温压弹对顿巴斯丘陵的地下工事实施“外科手术式打击”。

  当乌军总司令西尔斯基第三次抵达红军城督战时,眼前的景象令这位百战老将倒吸凉气:俄军第51集团军的T-90M坦克群,已经突破季米特洛夫卡防线万乌军压缩在红军城核心区,而更致命的是——所有通往第聂伯罗州的补给线均被切断。

  在水库北岸的主阵地上,第63旅旅长瓦西里·科瓦连科少将正在做最后的部署。根据无人机最后的侦察画面,俄军第11近卫空降师的先头部队已抵达水库南岸,距离乌军阵地不足3公里。

  而更危险的是,一支俄军特种部队正沿着干涸的河床实施穿插,试图切断乌军最后的退路。“把所有能漂浮的东西都收集起来!”科瓦连科对着步话机嘶吼。

  士兵们开始拆卸装甲车的伪装网,将空水瓶、弹药箱甚至阵亡战友的背包用战术绳捆扎成筏。有士兵从废墟中翻出一箱未爆炸的迫击炮弹,将其改造成简易浮筒——这个疯狂的想法,竟成为后来突围的关键。 夜幕降临时,俄军的炮击突然停止。

  这反常的寂静让所有人意识到:最后的时刻到了。库面上空,俄军“海鹰-10”无人机的螺旋桨声由远及近,红外探照灯在水面划出一道道死亡弧线。

  凌晨2点,第一波突围开始。30名敢死队员组成的先锋队,抱着自制浮筏跃入水中。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用身体吸引俄军火力,为大部队争取时间。

  俄军的“道尔-M2”防空系统开始对水面实施密集扫射,曳光弹在水中激起串串水花。先锋队中,有人被弹片击中腹部,仍死死抱住浮筏向前;有人因体力不支沉入水底,手中的战术绳却始终未松开。

  主部队趁着混乱分批下水。士兵们将步枪举过头顶,用牙齿咬住战术绳,在冰冷的库水中艰难前行。有士兵回忆:“每划动一次手臂,都能听到身旁战友的声,但没有人停下——因为停下就意味着死亡。” 最致命的打击来自空中。

  俄军“柳叶刀-3”无人机开始对水面实施精确打击,被击中的浮筏瞬间炸裂,燃烧的汽油在水面蔓延。第95旅的一名中士在即将抵达对岸时,被无人机发射的导弹直接命中,他最后的手势是指向北方——那里,是乌军控制的最后一片高地。

  当第一缕阳光染红东方天际时,库面上漂浮着数百具乌军尸体。科瓦连科少将清点人数,发现800人的突围部队仅剩217人。更残酷的是,俄军的地面部队已在北岸构筑起临时防线,等待他们的是另一场恶战。 此时的红军城战场,局势已彻底失控。

  俄军第8集团军在季米特洛夫卡方向发起总攻,乌军第93机械化旅的反击被俄军“天王星-9”战斗机器人集群击溃。西尔斯基在指挥部内,通过断断续续的无线电听到突围部队的求救信号,却只能无力地重复:“坚持住,援军正在路上。”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句话不过是最后的心理安慰。 在突围部队的临时集结点,士兵们正在用刺刀挖掘简易战壕。他们的弹药已不足半数,唯一的重武器是两挺从俄军尸体上缴获的PKP机枪。

  在这场兵力悬殊的对决中,每一名乌军士兵都在创造着战场奇迹:二等兵伊万·彼得罗夫用火箭筒连续摧毁3辆步兵战车,直到被俄军狙击手击中眉心;上士德米特里·科诺年科用身体堵住战壕缺口,为战友争取换弹时间。

  下午3点,当最后一名乌军士兵拉响光荣弹时,俄军的战旗终于插上了水库北岸的制高点。

  这场持续19小时的突围战,以乌军近乎全军覆没的代价告终,但他们用生命为红军城守军争取了宝贵的24小时——正是这24小时,让西尔斯基得以重新部署防线,为后续的战略撤退赢得了可能。

  这场战役的幸存者后来回忆:“我们不是在突围,而是在为乌克兰的未来争取时间。每一个沉入库底的兄弟,都在水面上留下了自由的涟漪。”

关于我们
客户案例
知识博客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电话:

0898-54489535

Copyright © 2024-2026  体育试玩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备案号:琼ICP备3883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