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0-09 06:42:53
晚上喝含糖饮料看似是“解腻”“解渴”的小习惯,实则会给身体带来多重负担,从睡眠质量到长期健康都可能受影响。尤其对青少年、上班族或需要控制体重的人群来说,睡前摄入糖分的危害远大于短暂的口感满足。
含糖饮料中的蔗糖、果葡糖浆等成分,会使血糖在短时间内快速升高,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以降低血糖——而血糖的“骤升骤降”会打乱身体的激素平衡,尤其会抑制褪黑素(助眠激素)的分泌,同时激活交感神经,让大脑处于“轻度兴奋”状态。
实际表现:喝完后可能辗转1-2小时仍无困意,即使入睡也容易在夜间频繁醒来(如凌晨2-3点突然清醒),或长期处于浅睡眠状态,第二天醒来后仍觉得疲惫、注意力不集中。
对特殊人群更明显: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夜间深睡眠时生长激素分泌旺盛,睡眠受干扰会直接影响身高发育;上班族若因喝含糖饮料睡不好,还会导致次日工作效率下降、情绪易怒。
晚上人体各器官进入“休整模式”,肠胃蠕动速度减慢,消化能力减弱。而含糖饮料中的高糖分(如一瓶500ml的可乐约含53g糖)会增加肠胃渗透压,刺激胃黏膜分泌过多胃酸,同时可能引发肠道菌群紊乱。
常见不适:喝完后可能出现腹胀、反酸、嗳气等症状,尤其本身有胃炎、胃食管反流的人,深夜反酸可能加重,甚至导致“烧心”,进一步影响入睡;若长期睡前喝,还可能增加便秘或腹泻的风险,破坏肠道健康。
白天人体活动量较大,摄入的糖分可通过运动、日常代谢消耗掉;但晚上身体代谢率降低(比白天低约10%-15%),且缺乏运动消耗,此时摄入的糖分无法及时转化为能量,会被身体优先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尤其容易堆积在腹部(形成“腹型肥胖”)。
小暑到来,暑气蒸腾。今年的小暑在夜晚,不论多忙,记得遵循一些传统习俗和建议,平安度过这个节气。时间飞逝,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辛”位,太阳到达黄经105°时,小暑节气就到了
2月18日是雨水节气,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汪红兵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时令节气与健康新闻发布会上强调,雨水节气健康保健的重点在于健脾祛湿。随着天气逐渐回暖,降水增多,空气中的湿气也逐渐加重,人们容易出现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腹泻腹胀等症状
原价仅5元、曾被全网吐槽“腐烂草根味”的农夫山泉红色尖叫,因2024年限量复刻1万箱(3天售罄),在二手平台被标上“绝版收藏品”标签,单瓶炒至48-128元(溢价9-25倍),整箱标价甚至高达8900元(原价75元)。讽刺的是,这些高价商品...
长时间躺卧在周末看似能放松身心,实则可能对健康造成多方面负面影响。中医理论指出“久卧伤气”,静止状态下气血流速减缓,脏腑得不到充分滋养,易引发头晕、肢体乏力。连续卧床一周可导致肌肉质量减少1%,骨质密度下降,尤其臀部和肩部受影响显著。不良躺...
空腹吃主食易升高血糖主食(如米饭、馒头、面条)富含碳水化合物,空腹食用时,碳水化合物被快速分解为葡萄糖,可能导致血糖短时间内大幅上升,尤其对糖尿病患者或胰岛素敏感性低的人群不友好。主食“营养单一”,空腹应优先吃蛋白质/蔬菜部分观点认为,主食...
Copyright © 2024-2026 体育试玩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备案号:琼ICP备38836465